此种形式之传感器会因物理量的变化,而造成电阻的变化,如白金感温电阻,一般其阻抗变化可表示为如下线性式:R(T)=R(0)+aT。其基本的转换电路有分压法、电阻电桥法、定电流负载接地法、定电流负载浮接法、有源电桥法等五种。 1.分压法:  在上图(a)与(b)中R(T)为传感器因物理量变化产生的电阻变化量;R为分压电阻;Vref为稳定的电压源;VA(T)与VB(T)则为由R(T)所转换而来的电压值。故可知  对图(a)而言,当R>>R(T)时,则  此时VA(T)之大小正比于R(T)之大小变化,可近似为一线性关系式,但由于R>>R(T),因此VA(T)灵敏度很小。然而若R越小,则虽VA(T)对R(T)之变化灵敏度可变大,但其线性误差也越大,即VA(T)与R(T)之关系式愈呈非线性关系。 2.电阻电桥法:  在上图中之电阻电桥是惠斯登电阻电桥。由电桥的分压可知  若令R1=R2=R且R3=R(0),则输出电压
 其中,R(0)为传感器在0℃时之电阻值。 由于传感器的电阻变化可以表示为 R(T)=R(0)+αT, 则输出电压可表示为  当R+R(0)>>aT时,则感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简化为
 若进一步假设,则感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更简化为
 因此,为满足上两情况,若R1=R2=R的电阻值要越大,则可使V(T)与温度值T间的线性度越好,但灵敏则将会变小,因而使得输出电压值V( T)易受杂讯的影响。 3.定电流负载接地法 此法是以一个极稳定的定电流I ref流过传感器电阻R(T),则R(T)上所产生的压降值V(T)即为物理量的变化值。如下图所示,
 因此,输出电压值为 V(T)=I ref ×R(T)=I ref ×(R(0)+αT) 在上式中,输出电压V(T)和温度T间为线性关系式。但此法最大的问题在于,要得到稳定的负载接地之定电流源并不容易。 4.定电流负载浮接法 如下两图所示,

其中差异仅在于输入之参考电压。 由于运算放大器之输入正负两极间阻抗很大,因此  其中,Vref须为稳定电压源,而R1则为固定电阻,故I ref即可成为稳定电流源。由虚短路可知v- = v+ = 0 Volt,所以 V(T)=I ref ×R(T) =I ref ×(R(0)+αT) 由于I ref是定电流,因此输出电压V(T)与温度T间为线性关系式,但此种方法会因v+直接接地,而易受杂讯干扰。 5.有源电桥法 此法电路如下图。与定电流负载浮接法相比较,其差异在于v+并不是直接接地,因此可避免杂讯干扰。  由虚短路可知  所以  由于运算放大器之正负两极间阻抗很大,故  因此,可得
 若R2=KP1则  由于V ref是定电压,因此输出电压V(T)与温度T间为线性关系式。
|